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研究 >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四川藏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31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

州委州政府政研室赵文辉


【摘 要】结合我州脱贫奔康的现实需要,对全州农牧区发展现状进行分类研究,从制度建设、产业发展、城乡融合、脱贫奔康、农村治理体系建设、培训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探索我州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路径;四川藏区;阿坝州


四川藏区是我国五大藏区的结合部和交通枢纽,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四川藏区是中国第二大藏区,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区,自古就具有“汉藏走廊”和“治藏必先安康”的战略地位。四川藏区集民族地区、地震灾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生态敏感区于一身,是国家和四川脱贫攻坚、生态保护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场。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四川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而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区就是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四川藏区被列为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已经成为四川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骨头”。四川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脱贫攻坚能否打赢,藏区脱贫攻坚已经被视为当前“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务。

党的十九大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来川视察重要讲话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着重论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破解“三农”难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领域的具体体现,既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奋斗目标和衡量标准,也指明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努力方向和实施路径。

一、阿坝州乡村振兴的先行实践

党的十九大之前,四川藏区主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乡村振兴的先行实践。藏区各地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创建新机制、塑造新风貌、培养新农民、建好新班子”为新农村建设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素质、改善生活环境、推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为新农村建设目标,整体推进藏区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藏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阿坝州乡村产业振兴的先行实践

阿坝州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森林工业、电力工业、矿产业及其关联度较高的运输业、商业等曾经一度成为藏区的主导产业。但是,过度采伐森林资源、过度采挖矿石资源、过度开发水电资源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严重失衡,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相违背。中央为了保护四川藏区的生态环境,天然林禁伐令在藏区全面实施,矿石和水电资源开发更为谨慎,森林工业、电力工业、矿产业及其第三产业因此失去主导地位而出现萎缩,阿坝州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建的艰巨任务。

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阿坝州立足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逐渐将生态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工业等,各地都在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和打造优质品牌。

1.立足生物资源和植物资源发展生态农牧产业。

一是找准藏区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各地普遍树立了“农旅相融、一三互动”的思路,将挖掘生态资源优势作为发展生态农牧业的突破口,坚持市场主导、农牧民自愿、民主合作、兴农富农的原则,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农民合作社发挥纽带作用、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发挥基础作用,培育发展了一批带动作用突出、产业功能互补、综合竞争力强的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例如,阿坝州黑水县将县域划分为果蔬中蜂民俗沟、核桃香猪花海沟、生态农牧温泉沟、冰山观光休闲沟、神山探险体验沟、药材藏鸡彩林沟等“六大沟域经济带”,坚持“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蔬则疏、宜畜则畜”原则,通过空间的立体开发推动优势产业向沟域集聚,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提高了闲置土地利用率、解决了规模养殖场的粪便销纳问题。

二是建立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机制。各地不再孤立地看待生态农牧业发展,更加注重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工业等融合发展,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发展休闲农业、农畜产品原产地初加工和农村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例如,阿坝州红原县出台了《红原县乡村旅游示范点规划》,通过建设俄么塘花海、月亮湾、日干乔景区推动“旅游+”产业融合,通过挖掘麦洼藏戏、唐卡、石刻、藏毯等游牧文化元素推出创意文化产品,通过建立文化创意基地和乡村旅游创客基地推动“文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实施“互联网+”现代农牧业行动推动藏绵羊、麦洼牦牛养殖和农牧产品加工。

三是健全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各地不断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引领行动,更加注重优质特色品种的传承和引进。各地更加重视构建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的成果转化机制,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各地更加重视构建现代农牧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不少地方依托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或国家农业示范区,以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生态保护优先和“生态+”内涵式发展为路径,提档升级现有农牧业基础,优化整合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为支点的产业链,不断完善“互联网+”线上线下农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例如,阿坝州红原县推进牦牛乳业智能生产和智慧经营平台建设,旨在建立以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草原研究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绵阳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支持的全域覆盖、运转高效的科技服务体系。

2.立足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阿坝州有众多著名景区,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近年来,以原生态自然人文环境为基础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全域发展,牢固树立“大资源、大产业、大品牌、大环境、大景区”理念,努力打造高山户外旅游、现代红色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高原生态旅游等品牌,以“国际户外旅游天堂”“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中国西部旅游重要目的地”为目标推进旅游配套设施体系、旅游管理体系、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设,积极探索县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文旅互促互动、社会共建共享的全新旅游模式。各地结合自身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农牧群众普遍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意义,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例如,阿坝州金川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农家乐”向“观光农业”的提档升级。

    一是突破传统发展模式。雪梨果曾经是金川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品种老化、品质下降,雪梨果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农民对种植雪梨不再感兴趣。金川县于2014年制订了“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拉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多渠道增收”的新发展路径。政府筹集乡村旅游专项资金,在生态资源优势明显的乡镇进行“农家乐”旅游试点,以点带面推进金川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新兴产业,起到了小村庄联接大世界、小经营开拓大市场、小投入获得大回报的效果,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相协调、经济与文化相衔接、发展与生态相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二是培育区域竞争市场。金川县的政府、干部、农户在新兴产业开发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农家乐”乡村旅游正在向高级阶段推进。金川县着力在9个乡镇中培育竞争市场,形成了三种竞争——户与户竞争、村与村竞争、村与企业竞争,提升了三种能力——“农家乐”的服务能力、村庄的凝聚力和农民的市场竞争力。金川县是劳务输出大县,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剩下的都是知识低、年龄大、能力弱的地道山民。对此,金川县建立了“农家乐”旅游服务培训基地,对经营户不定期开展旅游服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2014年以来,金川县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6场,培训人员达2000人次。经营户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已从“请客吃饭”变为“上门求教”。三是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以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和扩大乡村游乐功能,又可提高农业效益、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脱贫致富。近年来,金川县着力打造“梨花红叶走廊”,推动“农家乐”乡村旅游升级到观光农业,“梨花节”“红叶节”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让广大农民尝到了观光农业带来的甜头。经营者们看到“农家乐”发展的背后有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产业拓展链条和服务延伸链条,不少经营者已经将初级型“农家乐”升级为度假山庄型“农家乐”,有的经营者利用葡萄园开发酒庄式“农家乐”,有的经营者在酿制雪梨果酒的同时开发酒坊式“农家乐”。

3.立足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创建阿坝特色品牌。

各地立足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普遍将“绿色”“生态”“民族”等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不少地方以“向都市提供绿色、生态、放心的农产品”为发展目标,大力实施特色创品牌、科技促品牌、质量保品牌战略,不断提升藏区生态产品的品牌知晓度和市场占有率。

一是推动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各地致力突破传统发展思路,坚持以点带面和差异化发展原则,更加注重示范引导、品牌打造和市场培育。不少地方以“立足生态、完善设施、创新模式、突出产业”为指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通过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实施全产业链发展,逐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把市场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实现以农牧业推动二产发展、带动三产联动,促进农牧群众脱贫奔康、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县域经济良性发展。例如,阿坝州茂县注重引进农业种植新模式、新技术和新品种,不断提升特色农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先后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和“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县”。

二是加强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建设。阿坝州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电商扶贫,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现已培育阳光绿源、阿坝文旅等2家省级电商龙头企业,培育发祥地、藏地秘宝、优加等电商服务企业12家,发展应用电子商务涉农企业234家,建成州级电子商务发展中心1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中心)5个、乡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125个,建成电子商务进村入户系统、农产品成都中转基地等服务平台。通过顺丰、申通、圆通、韵达等知名物流企业服务站点,实现快递与乡村电商服务站点的资源对接。通过“通吃小站”“易邮铺”等乡村服务站点,实现与生产者最底端的物流对接。目前,阿坝州物流配送率已达80%,从县到村的物流快递配送可在2天内到达。

三是打好“绿色牌”“生态牌”“民族牌”。阿坝的神山圣水是内地人的向往之地,民俗文化是国内外游客的兴趣所在,牦牛肉、野生菌、中药材是受城市居民欢迎的稀有产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对藏区的认识不断加深,藏区自驾成为广大游客的热衷选择、冬虫夏草成为藏区高原的“软黄金”、小金松茸成为“盒马鲜生”的抢手货。各地都在打“绿色牌”“生态牌”和“民族牌”,不少地方着手完善农产品产地认证制度和地理标志产品监管机制,加强对农牧群众、经营主体进行法制宣传和诚信教育,提升其在商标保护、侵权维权等方面的法律意识。例如,阿坝州小金县按照“突出特色、构建体系、农旅互融、产销互动”的总体发展思路,推动农业向“生产标准化、品牌价值化、品质生态化、经营集约化、品种特色化、营销电商化”升级,努力打造高原种植业品牌(生态蔬菜、苹果、葡萄、玫瑰等)、特色畜牧产品品牌(牦牛、藏香猪、蜂产品等)和高原林果业品牌(野生食用菌、核桃、野樱桃、沙棘等),“小金松茸”“小金苹果”“小金酿酒葡萄”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成功,“神沟九寨红”商标成为阿坝州首个“中国驰名商标”。

(二)阿坝乡村人才振兴的先行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备要素和重要资源,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推动力量和重要保障。2018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聚全社会的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有了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才能“五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共抓”“五指成拳”。因此,阿坝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强化人才支撑、破解人才瓶颈,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新路径。

当前,乡村人才匮乏,难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藏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条件和环境不佳,各地普遍存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年龄老化、结构失衡、队伍不稳、能力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地在强化政府职能、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强化乡村振兴政府职能作用。

一是落实藏区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各地均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双组长”,县委常委班子、县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同时,各地还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和联系单位包村、村“两委”成员包户的县、乡、村“三级联动”乡村振兴战略责任体系。

二是加强藏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各地严格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不断加强“三农”干部队伍的配备、管理和使用,积极培养懂“三农”、抓“三农”的干部人才,让他们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各地结合省、州要求,制定并实施培养计划,全面提升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水平。各地不断建立健全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制度,拓宽了县乡“三农”工作部门干部的来源渠道。

三是吸引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阿坝州越来越注重乡村人才振兴,各地以乡情和乡愁为纽带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返乡创业,用真诚和热情邀请更多人才投身藏区乡村振兴。各地都在探索建立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和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和法律服务等方式投身藏区乡村事业发展。各地不断加强管理服务,解决下乡组织和返乡人员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心藏区乡村振兴事业而无后顾之忧。

2.加强乡村振兴三支队伍建设。

一是建设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各地多措并举强化驻村工作力量,努力建设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各地围绕农技推广、畜牧兽医、农村法治、建设规划、环境整治等工作,不断优化和充实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各地按照省、州统一部署,选派驻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等,全脱产到村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各地从县级部门抽调干部,与省、州和对口帮扶单位选派的脱贫攻坚精兵强将组成驻村工作组,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

二是建设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各地都在探索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整合农业、就业、科技、旅游等部门培训资源,开展农牧群众点菜、专家教授下厨的“点单式”培训,在基层乡镇举办牦牛、生猪、中蜂养殖和苹果、樱桃、蔬菜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各地加强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企业带头人、专业合作社社员等群体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三是建设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各地围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文化传承、家庭服务等,紧盯聚才、育才、用才三个环节,深入挖掘乡土人才资源,发挥乡土人才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聚才”就是对乡土人才进行全面摸底,对农村经纪人、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等分类建立乡土人才台账,为后期合理使用奠定基础;“育才”就是利用涉农部门“科普宣传月”“专家田间行”等活动,积极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传授实用技术,切实提升乡土人才综合素质;“用才”就是对“传帮带”作用发挥明显的乡土人才,在创业、资金、技术等方面优先帮扶,激发他们带富领富的积极性。

3.充实乡村振兴农牧科技人才。

一是充实乡村振兴一线农牧科技人才。各地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优化公务员和事业人员、紧缺型人才和“三支一扶”的招录工作,大力引进农牧业科技人才,充实乡村振兴一线队伍,补齐农林畜牧等方面的人才短板。例如,阿坝州小金县制定了《小金县2018年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借助省委组织部对口帮扶等平台,举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提能培训4期,轮训400余人次;利用“干部夜校”“农民夜校”等平台,累计开展农业科技培训40期6540人次;实施农技人员专业技能、岗位锻炼培训,现已拥有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26人,初级职称41人。

二是鼓励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各地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加大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各地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新创业,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可离岗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例如,阿坝州松潘县鼓励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离岗以3年为一期,每期与所在单位签订离岗创新创业协议后保留其原单位人事关系,岗位等级、聘用时间和工作年限可连续计算,薪级工资、职务评聘和岗位晋升与原单位人员同等。

三是探索藏区与高校之间的校地合作。各地越来越重视人才引进,不少地方实施了“订单式”培养计划和“定点式”服务计划,加大力度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不少地方与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共同研发和打造藏区特色品牌。例如,阿坝州松潘县与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合作,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等实践基地,吸引多名教授专家定期赴松潘县指导工作,每年有100余名大学生赴松潘县实践基地实习,形成了“高原草莓种植技术”“雪山梨种植技术”等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成果。

(三)阿坝州乡村文化振兴的先行实践

阿坝州历史悠久,多种文化相互吸收、彼此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康巴文化、嘉绒文化和羌族文化等。阿坝州的岷江上游地区是古蜀文明的发源地,有众多反映古蜀国早期文明、大禹文化和三国蜀汉文化的人文景观。1935年至1936年,三大红军主力翻越八座雪山,三次穿越草地,在藏区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迹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近年来,各地大力挖掘文化资源,以此为抓手“撬动”乡村振兴。一方面,各地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为纽带、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农村为重点,通过文化“走亲”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另一方面,各地更加重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以此推动藏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一是以“文”为媒,重在乐民。文化权益实现得好,不仅可以满足农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农牧群众的综合素质。近年来,藏区各地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形成了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重点,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活动网络。各地积极整合文艺系统工作人员、文艺骨干、优秀党员等,组建巡回演出分队,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基层,让广大农牧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二是以“走”为要,重在交流。藏区各地更加注重文化工作互动,努力构建开放式文化交流平台,通过“点单”方式让农牧群众参与其中。各地更加重视文化情感的交流融合,逐步使“送下乡”变为“常下乡”,让“走基层”成为“在基层”。不少地方结合“走基层”“文化下乡”“挂帮包”等活动,为基层农牧群众送去欢歌笑语和艺术关爱。例如,阿坝州黑水县自主创作《阿拉吉吉》《雪域高原的祝福》《黑水姑娘》《黑水民兵》等经典歌舞,出版《猛河风 黑水情》《黑水锅庄》等专辑,融入基层鲜活素材和民众真情实感,展现黑水县现代乡村面貌和乡村振兴成果,受到农牧群众一致好评。

三是以“推”为旨,重在共进。藏区各地注重文化骨干队伍建设,推动基层不断提高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各地加快建设有线电视村村通、有线广播村村响等文化工程,不断完善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积极开展文艺表演、电影放映等文化活动,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由“普泛性”向“特色化”转变。各地努力挖掘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不断提高基层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农牧群众由“享受文化”向“参与文化”转变,推动文化引领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2.挖掘藏区民俗文化资源。

阿坝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各地都将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例如,阿坝州理县近年来以挖掘文化资源为抓手,通过开发民俗文化和保护传统古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是挖掘独一无二的建筑文化。桃坪羌寨拥有保留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历经三次地震(1933年叠溪大地震、1976年松潘地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而不倒,被专家学者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世界羌文化遗址”,曾荣获“四川最美乡村”和“中国景观村落”殊荣。桃坪羌寨犹如一座有机联系的城堡,完整保存了古老羌族村寨特点。羌碉(又称“邛笼”)历经千年风雨,成为桃坪羌寨的标志性建筑,堪称“羌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寨内以三岔巷为中心,各户以明暗巷道相通,形似迷宫回廊。寨内地下水网系统四通八达,集生活、消防、降暑等功能于一体,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

二是挖掘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神羊”和“白石”是羌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羌原是古代对居住在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羌民族以牧羊为生,崇羊尚羊,视羊为神,羌语称“神羊”为“祥”,羌人家里普遍供奉羊头;古羌发源于甘青河湟流域,由于常年居住在雪线之上,逐渐形成了以白为善美的尚白观念。羌人祖先南迁时在岷江上游受到原住民戈基人阻挠,受羌族最高保护神“木比塔”点拨用白石取胜,白石因此被视作天神化身而受羌族崇拜。

三是优化文化旅游的运作模式。受美丽自然风光、民族原生态文化和原住民生产生活场景等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进入四川藏区。桃坪羌寨于1996年开始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当地村民的生产方式从“农业为主,旅游为辅”逐步转变为“旅游为主,农业为辅”,文化旅游运作模式不断优化升级。农牧群众参与旅游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政府引导、村委会组织管理、村民自主经营;成立桃坪羌寨旅游开发管理委员,政府主导、村民参与;成立桃坪羌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理县吉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形成开发商和企业主导、村民参与的“公司+农户”旅游业发展模式。

3.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一是挖掘红色文化当代价值。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是凝聚着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继而迈向辉煌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价值。阿坝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开展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红色文化与藏区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是藏区农牧群众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也是藏区各地挖掘红色文化经济价值的突破口。

二是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阿坝州依托独一无二的红军长征文化和不可复制的雪山草地资源,于2015年6月创办了“长征干部学院”,把“吃红军饭、穿红军衣、走红军路、尝红军苦、唱红军歌、扬红军魂”贯彻始终,把“爬雪山、过草地”作为特色教学,成为全国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平台和锻造“好干部”的红色熔炼。

三是提升红色文化教育质量。阿坝州长征干部学院已开发《红军长征在阿坝概述》《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数据微长征——阿坝各族儿女对长征的贡献》等10余门精品课程,整理编写《长征在阿坝资料选编》《阿坝州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通览》等6本党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的历史介绍、理性分析、科学引导、互动交流、现场答疑等教学环节,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将党史国史、革命情结、理想信念入脑入心。

(四)阿坝州乡村生态振兴的先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对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四川生态环境地位独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生态文明建设是久久为功的事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绿色是阿坝最大的底色,生态是阿坝最大的资源,生态振兴是四川藏区乡村振兴最大的亮点。

近年来,各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增长“金山银山”价值,以生态惠民、环境治理、生态产业为抓手,做好生态振兴文章,让藏区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1.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中突出生态效益。

一是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各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紧紧抓住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战略重大机遇,以推进生态建设和乡村建设一体化为动力,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生态产业体系。各地利用和增殖自然资源,提高产业供给质量,突出生态优势,打造生态产业品牌。各地做强农牧产品加工业,打造上下贯通的生态产业链,完善产品流通体系和商贸流通体系。

二是坚持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并重。各地认真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等生态补偿政策,坚持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并重,将生态管护模式从政府主导变为合作社主体、群众参与。各地以岗位就业支撑生态扶贫,推动农牧群众参与生态资源管护,并逐步提高生态管护劳务报酬。例如,阿坝州黑水县开发了2450个生态资源管护员岗位,有效管护森林、草原和湿地652.63万亩,管护员年劳务报酬2018年为6600元/人、2019年为8150元/人,基本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二是坚持治理修复与提升颜值并重。各地坚守绿色生态本底,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快治理干旱河谷、沙化草原等突出生态问题,努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建立了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吸纳农牧群众就地参与生态建设工程,季节性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农牧群众近期有劳务收入、中期有管护收入、长期有资产收益。各地广泛开展造林绿化,坚持景观林、生态林、经济林共建,全力推进村庄绿化、街道彩化、庭院美化、农田林网化,打造“美丽中国四川篇的藏区章节”。

2.在推进阿坝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化政府职能。

一是不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各地始终把环保主体责任扛在肩上,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落地见效。各地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因地制宜编制并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在环保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最大保障。例如,阿坝州小金县实施“四大工程”推进生态建设:实施“蓝天工程”,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实施“碧水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实施“净土工程”,开展“绿色十年行动计划”及“全民全域绿化行动”,38个村被评为省州级生态村;实施“宁静工程”,加强县城及重点集镇声环境综合治理,城区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5分贝以内。

三是努力构建乡村环境监管体系。各地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落实行政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认真贯彻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及相关配套文件,积极推进“环保大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案件,做到限期整改一批、停产整治一批、取缔关闭一批。各地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畅通群众举报、诉求渠道。各地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旨在实现环境保护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

三是积极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各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山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响了藏区生态环境保卫战。各地积极开展土地、草场、湿地等生产要素防污染行动,加快推进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和分类,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大力实施乡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示范工程,探索完善乡村垃圾、污水、厕所等设施的运营管理机制。

3.在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

一是促进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互动。各地积极改变通过资源消耗直接获益的增收方式,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引导农牧群众通过从事生态产业实现增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绿色GDP占比,让农牧群众赚上“生态钱”,实现生态经济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各地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鼓励农牧群众积极从事手工艺品制售、旅游接待服务等。各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设商贸网点、搭建电商平台,增加生态产品的线上销售额。

二是生态发展与绿色循环工业相联动。各地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省州“中西部”水光风能源综合互补区的能源开发布局,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加快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各地依托农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鼓励农牧群众从事农特产品分选、包装等初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以低碳经济助推农牧群众增收。各地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分步推进“民俗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文化聚集+康养度假+生活驿站”等试点,培育了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民宿旅游示范户。

三是加快三态三微与全域旅游联动。各地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考虑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乡土文化等产业布局,以生态、文态、业态(“三态”)融合为引领,以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三微”)打造为切入点,推动全域旅游大发展。例如,阿坝州通过对接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示范区建设,采取产业引导、市场主导等手段,深耕细作当地生态、文态、业态等优势资源,努力打造细微之处见精神的“微景观”、富有美丽乡村生活的“微田园”和配套设施齐全的“微环境”,不断丰富阿坝州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优势元素。

(五)阿坝州乡村组织振兴的先行实践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阿坝州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叠加、经济发展压力巨大、维稳脱贫任务艰巨。基层组织是党连接农牧群众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是党治理藏区的重要抓手,是藏区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是“最后一公里”的核心和中坚。

受历史、自然、地理、文化等主客观因素制约,阿坝州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通过不断加强基层特色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社会稳定等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1.着力加强阿坝州基层特色党建。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全州各地坚持“融入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立足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和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两个作用,努力把组织资源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服务保障。例如,阿坝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工程,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全域提升。

一是覆盖盲点,增强空白领域党建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强攻薄弱环节,促进党的组织、工作在各领域有形有效覆盖。针对药山远牧季节出现党建真空的问题,建立21支药山远牧服务队、70个药山临时党支部;针对洛尔达乡、贾柯河牧场等6个乡在县城散居点居住群众较多的情况,成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和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落实15个机关单位结对22个“两新”组织,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党员联管等措施,强化新兴领域工作覆盖。

二是破解难点,确保村级事务阳光运行。改变以往公示栏固定公开单一形式,积极探索推广具有阿坝本土特色大会口头公开、信件书面公开、墙面张贴公开、进村入户上门公开等形式,拓宽“三务”公开渠道,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将“三务”公开列为群众大会等不同类别会议内容宣传。同时,编印并发放各类藏汉双语“明白卡”“手册”开展入户公开。

三是夯实支点,强化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实施发展党员“源头计划”和农牧民党员“育苗工程”,建立21个乡镇(场)青年人才党支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9名,吸收预备党员105名。建立困难党员定期慰问、死亡党员家属慰问、灾病党员临时救助三项制度,建立100万党内关爱帮扶基金。探索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新模式,开展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立足党员提能培训,开办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口袋”课堂和空中课堂,着力提升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是塑造亮点,打造基层党建活动品牌。制定党建先锋行动五年计划,实施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工程等“八大工程”和育人先锋等“八大先锋计划”。探索实施党务工作者专职化、专业化、梯次化“三化”建设机制,实行资格认证考试。实施中小学校“育人源头”党建提升工程,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医疗卫生行业和政务服务系统党建先锋计划,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发挥明显,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2.深入推进藏区基层软乡弱村整顿。

一是健全目标管理体系。各地按照“立标杆、强引领,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围绕“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活动阵地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等目标,持续整顿“后进”、达标提升“一般”、创星激励“先进”,引导广大党组织创先争优、比学赶超,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

二是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各地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最前,扎实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党员不作为警示机制,组织开展“庸懒散浮拖”等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扶贫领域集中整治、惠民惠农资金整治、“雪域清风”和“一线行动”等专项行动。通过电视问廉、以案说法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清廉基因”植入党员干部体内,营造既干净又干事的良好生态。

三是加强软乡弱村整顿。各地根据省、州、县委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制定“三分类三升级”方案,严格按照上级标准确定“软乡”“弱村”,成立以县级领导定点指导、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领导组织,制定一乡(村)一策的整顿提升方案,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提升。

3.不断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教育培养。

一是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各地严把政治关,畅通村后备干部培养渠道,注重从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农牧民、复原退伍军人等人群中发现优秀人才,在县、乡、村逐级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村“两委”干部一对一“传、帮、带”,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工作。

二是加大村两委干部培训力度。加大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力度,基本实现村“两委”干部培训全覆盖。例如,阿坝州小金县全面推行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专职化、专业化、梯次化“三化”建设,深入实施“千名好书记培养引领计划”“千村后备干部培育工程”,组织全县134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全州轮训,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26人。

三是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各地农村党员队伍主流较好,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不齐。部分党员存在理想信念弱化、宗旨意识谈化、奉献精神不足等问题,与党员标准和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藏区各地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建立和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制度,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建立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不断纯洁党员队伍。

二、阿坝州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为阿坝州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推进脱贫攻坚战略指明了方向,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藏区有效落地,突破藏区发展“短板”,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阿坝州乡村振兴的先行实践成效显著,有力推进了藏区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但是,对标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阿坝州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乡村产业振兴的突出问题

阿坝州大多地处偏远的山地和高原,生态脆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藏区农牧群众文化偏低、技能不足、观念落后,普遍存在“等靠要”等消极思想,藏区产业发展的硬件软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1.地理条件和生态功能制约了产业发展。

一是人口分布制约了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作为四川省的第二大藏区和全国的主要羌族聚居区,2017年末总人口达91.95万,城镇化率37.86%,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较低,具有规模小、分散性和低流动性等特点,平均人口密度仅为 9.8人/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各民族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在成都、双流、温江、犀浦、都江堰等地,都有大量来自阿坝州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二是地理条件不易于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阿坝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多位于高海拔、高寒地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草地、林地比例较大,耕地比例小且分布零散,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进程中的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很多地方海拔超过3000m,地形、气候和热量的垂直变化极为显著,既影响了动植物和土地类型的分布,也影响了生态农牧业的发展布局。

三是生态功能限制着产业的发展方向。阿坝州曾经一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力推行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铺摊子、上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让生态环境更加脆弱,陷入恶性生态贫困循环之中。阿坝州承载着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国家的生态屏障区,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不少地方地势高寒、地质复杂、植被稀少,无法承载大规模的产业发展。

2.农牧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不利于产业发展。

一是农牧民的思想观念滞后。阿坝州农牧群众受生存压力所迫,更热衷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效益的认识不足。农牧群众小农观念较浓,存在重产量、轻质量现象,运用生物防控等现代科学技术不够,制约了标准化生产,影响了品牌创建。尽管政府已经将产业发展定位在生态方向,但农牧群众的参与性不强。例如,生态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业生产经营中的短视行为较为普遍,只看到能够获得眼前利益的“一锤子买卖”,忽略了能够带来长期效益的“绣花功夫”。

二是农牧民的职业化水平低。农牧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未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现代科学技术接受难、与现代社会融合差,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和新观念普及的进程。传统模式仍然在生态产业发展进程中占主导地位,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管理的观念较为浓厚,生态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生产经营标准尚未统一。例如,生态农牧业的精细化生产能力不够,农田施肥、田间管理、除草移栽、病虫防治等措施参差不齐、科技含量低,农牧群众往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采用“种懒庄家”“种活即可”的粗放型模式,主人翁意识和信用意识较为淡薄,对政府的依赖性思想较为突出。

三是农牧民的市场意识淡薄。农牧群众在市场竞争中普遍处于弱势状态,产业发展及其生产经营更多是盲目跟风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农牧群众的产品包装意识不够,导致产品逐渐丧失吸引力。产品的品牌建设能力不够,不少特色农产品都未注册商标。藏区产品的促销力度不够,往往不擅长甚至不进行广告宣传导致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不高。市场预测能力不够,在定价中主观性较强而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产业发展服务能力不足牵绊了产业发展。

一是产品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发展效益普遍偏低,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没有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体的产业系统,更没有形成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相结合的一条龙经营体制。各地对气候特征、区域生态和土壤特性的研究分析不深,产品在不同区域的错位发展、错季发展、差异发展不够,产业的生态优势和产品的区域特色未能充分体现,产品和产业布局与市场供给尚有较大差距,现有产品不能有效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

二是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普遍存在农技机构设施建设滞后、农技人员垂直分布不均、农业科技推广渠道单一等问题,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合并后甚至出现了“线断、人散、网破”的尴尬局面,导致藏区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不足、试验示范不够、科技人才传帮带作用不足。农技推广大多成为行政指令行为,忽略了农牧群众的实际需求,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处于被动状态。

三是产业生产经营融资难。农牧群众发展生态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积极性逐渐提高,但自身的经济条件和思想意识限制了产业发展步伐,需要得到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民族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性支持政策,但仍然存在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金融产品不足等问题,阿坝州仍然有不少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等金融产品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二)乡村人才振兴的突出问题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来川视察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着眼长远加强人才培养和招才引资,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为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和发展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阿坝州乡村人才需求和乡村人才匮乏之间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短板。

1.“无农人”导致乡村振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是缺乏“农业技术”人才。全州劳动力输量较大,青壮年农牧群众“离乡、离家、离土”的情况依然普遍,农村常住人口平均不到户籍人口的30%。“无人种地”现象在农村十分普遍,有的农村90%以上的初中生、95%以上的高中生都不会干农活,80%以上的壮劳力纷纷进城打工,“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没想过种地”,传统种养殖技术面临断代的风险。

二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乡村能否释放巨大潜能实现“土里刨金”,关键要靠懂经营管理的“带头人”。例如,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汶川县绵虒镇高店村党支部书记柏大全,获得“2018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称号的九寨沟县啊昵商贸有限公司高祥、九寨沟县艳菊手工秀坊王艳菊、四川阳光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彭贤刚等。但是,类似的人才在全州乡村极度缺乏,本地能人希望“跳出农门”,外来能人又被担心会“掘一桶金就跑路”。

三是缺乏“产业运营”人才。乡村产业发展投入大、见效慢、风险多,让有抱负、有想法的产业人望而却步,投身乡村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失败的教训多、成功的经验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一批怀着“纵横田间与市场”抱负的80后青年扎向农村创业,由于不懂乡村产业运营,已经有超过50%的创业者铩羽而归。

2.“无能人”导致乡村振兴“有组织而无战斗力”。

一是乡村两委成为“老年人”。乡、村“两委”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应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但是,由于人才流失严重,乡、村两委普遍面临“有组织无人,有人无战斗力”的问题,乡、村两委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上没有思路,在农牧群众中没有威信。不少地方的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根本无法引领带动农牧群众。

二是挂职干部成为“外地人”。四川近几年向藏区乡村输入大量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成为四川藏区乡村振兴的新增人才。面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块硬骨头,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压力巨大,有的驻村干部甚至“两个多月就白了头”。尽管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能力突出,但仍然被农牧群众视为“外地人”。不少驻村干部通过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方法寻找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其中也有不切实际的复制粘贴,造成项目落地困难、资源浪费严重,让当地百姓颇有怨言。

三是体制外人才成为“局外人”。体制外人才是藏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但他们的发展空间和上升路径狭窄,普遍感觉不受重视,被当做乡村振兴的“局外人”。体制内人才可以通过体制通道解决自身发展,因此他们工作动力充足;体制外人才用人通道尚不通畅,通过智力、能力、劳动等要素受益的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因此他们工作激情不高。不少聘用制员工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了也是别人的成绩”。

3.“无匠人”导致乡村振兴“产业一片红黄紫核”。

一是现有乡村人才普遍缺乏战略思维。乡村振兴人才要具备战略思维和全局视野,尤其需要具备产业发展方面的统筹规划能力。但是,不少地方的乡村干部缺乏乡村振兴的长远考虑和战略定力,产业发展追求规模效应而忽略区域实际,动辄就是“万亩核桃园”“千亩李子园”的大项目。乡村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各地乡村产业“一片红一片黄一片紫一片核”,导致李子、核桃、葡萄等乡村产品滞销。

二是现有乡村人才普遍缺乏工匠精神。各地涌入了不少开发空闲宅基地和兴建民宿民居的社会资本,城市近郊宅基地“洛阳纸贵”。这些社会资本虽然带动了当地经济,但很难与种养殖业挂钩,“帐篷村”“民宿村”不断涌现,但第一产业却止步不前。不少乡村干部的眼里只有脱贫攻坚,希望利用产业指标尽快实现脱贫目标,普遍具有“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的心态,缺乏把产业产品做好做实的“工匠精神”,这种“赚热钱”的氛围不利于吸引愿意扎根农村且致力于原生、原创、绿色产品生产经营的“匠人”。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阿坝州各级党委政府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融入精准扶贫整体战略全局,以此推进基层文化工作。以农牧民演艺中心、县级“两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幸福美丽新村文化活动室等为载体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得到全面完善。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书屋、有夜校的建设目标基本达成,覆盖城乡、惠及农牧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成型。但是,在基础设施大发展的同时,基层文化工作在整体规划、体系运行、扶贫实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层文化工作的拉力与动力的失衡加剧。

一是“扶志”与“扶智”未达到预期效果。在省委扶贫政策的强力拉动下,全州“看得见的贫困”——物质与经济贫困正在加速改观,但在“扶志”与“扶智”上却未达到预期效果。在省委提出的“四好”目标中,“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已经基本实现,但“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还有较大差距。不少贫困群众主观上根本“不愿脱贫”,认为一旦脱贫就会失去现有的优惠政策。农村婚姻中的高额彩礼、丧葬中的巨额花销等社会风气,让当前的扶贫成效带有明显的脆弱性和浅表性。各种扶贫政策带来的收入,让部分农牧群众“布施”更大方,扶贫成果正在部分转化为寺庙财产。

二是区域社会文化内核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精准扶贫战略对藏区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因为区域社会的文化内核尚未发生根本改变,与民风、民俗及民族文化现代化有关的问题,已经成为全州“扶志”与“扶智”的“硬骨头”。如不以更大力度和精度扶文化之贫,扶贫的外在拉力不仅很难转化为脱贫的内生动力,而且可能被某些文化因素抵消甚至转化为阻碍区域现代化的力量。

2.基层文化工作的投入与产出落差超常。

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不配套。与产业、交通等方面的扶贫措施相比,基层文化工作存在明显的“四重四轻”(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供给,轻需求;重专项,轻统筹)。因无专人管理,全州超过80%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被挪为他用,超过80%的农民夜校长期闲置,农家书屋使用率基本不超过20%。“文化扶贫,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人”,这是州、县、乡镇和村的相关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在农家书屋中,农牧群众普遍欢迎的农牧业科技、生活常识等“实用性”书籍少,而文学、历史等“消遣性”书籍多,与区域“方言”相适应的母语或双语书籍更少。在广播电视上,民族语言的区域差异被忽略,康巴卫视覆盖的14.19万用户中,只有近50%能听懂康巴藏语。不少文化扶贫项目都是上级专项性“带帽”下达,对基层需求了解较多的县级却没有自主权,造成靶向不准或重复浪费。藏区基层文化工作上的“四重四轻”,既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决策体制倒挂的结果,也是文化工作战略布局中忽略文化领域的特殊性而失之“精准”的结果。

3.基层文化工作的方式与目的的矛盾深化。

扶民族文化之贫与扶现代文化之贫的矛盾。在基层文化工作实践中,部分基层工作者没有辩证地把握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导致某些不利于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因素被放大。例如,有的地方过去曾将宗教文化简单视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没有在顶层统筹指导下加以科学、系统地甄别,结果导致宗教力量不当增长。此外,藏区文化扶贫还存在全面与重点之间的矛盾,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安排下,贫困村全部建了“高大上”的农家书屋、文化院坝等,而非贫困村却原地踏步,新的不公平不均衡正在出现。

(四)乡村生态振兴的突出问题

对于阿坝州而言,脱贫攻坚是当务之急,生态保护是长久之计,只有通过生态扶贫将两者融合,才能实现脱贫奔康与生态保护“双赢”,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过去,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守着“金山银山”过着穷日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1.减贫脱贫短期攻坚与生态建设长期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一是脱贫攻坚压力之下导致生态建设重视不够。减贫脱贫短期攻坚是时不我待的政治任务,经过前一阶段的反贫困战役,全州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但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仍然高于全国全省同期水平。例如,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10.36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2.1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4.5降至3.06%;累计完成贫困村退出365个(全州共有贫困村606个),完成率达60.2%。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节点不断逼近,藏区各地政府将脱贫攻坚列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绞尽脑汁”寻找立竿见影的减贫脱贫途径,但生态产业和生态扶贫往往不会成为首选。

二是短期利益诱惑之下导致生态建设参与不高。生态建设、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是全州立足长远的系统工程,生态建设和生态扶贫更重长远目标而非短期效应。生态扶贫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旅游投入高见效慢,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国家的脱贫成本,导致全州农牧群众参与生态建设和生态扶贫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的农牧群众甚至存在一些抵触情绪。

2.金山银山经济效益与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矛盾。

一是水电资源开发影响了农牧群众的生产生活。阿坝州长期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需要外部资源的注入以谋求区域经济发展和培育内生发展动力;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身条件无法承受现代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尤其是那些自然保护区与深度贫困区相重叠的地区,根据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水电资源开发需要,相应的政策或法规冻结了农牧群众的林产和农产,但政府又难以在短期内调动足够的资源给予补偿,导致部分群众“靠山吃不了山,靠水吃不了水”而成为贫困群体。例如,双江口电站于2006年封库,当地群众已按照国家封库令要求停止在封库区建房修屋、发展产业、进行投资等,但相应的征地移民工作严重滞后,不仅影响到群众生产生活和脱贫攻坚工作,还容易引发群体事件。

二是稀缺资源过度采挖破坏了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资源的稀有性和市场的高需求推动稀缺资源价格不断飙升。例如,在巨大经济利益诱惑之下,普遍存在争夺虫草资源的现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危害。首先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雪域高原经常出现万人挖虫草的震撼场面;再次对持续发展造成危害,虫草经济更多依赖于自然资源,并不能有效激发内生动力,不少农牧群众认为,“挖虫草、捡松茸、拿补贴来得快,依靠这些生活就过得去了”。

3.生态屏障主体功能与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之间存在矛盾。

一是生态治理任务艰巨。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冰川融化、湿地萎缩、草原沙化现象严重,导致该区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不断弱化,已经对国家生态安全直接构成威胁。全州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生态治理修复任务十分艰巨。例如,阿坝州、甘孜两州集中分布着全省90%以上的沙化土地,川西北沙区已成为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严重制约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二是生态补偿力度不够。阿坝州的生态建设近年来得到中央和省的大力支持,但由于缺乏动态调整和重点倾斜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建设转移补助资金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中央财政拨付不足、地方财政支持有限、社会资本难以融入是当前生态建设的最大问题。全州还面临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不均衡的突出矛盾,同样作为生态型限制开发区,省外青海同类地区的生态补偿标准高于四川,省内甘孜州的生态补偿标准高于阿坝州,生态保护大局中贡献、权利和义务不对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牧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五)乡村组织振兴的突出问题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阿坝州的乡村振兴工作艰巨复杂,需要基层党组织更好地“事实求是”和“统筹兼顾”。近年来,基层组织的脱贫攻坚能力不断提升,有力推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然而,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落地生根的问题,部分基层组织缺乏具体思路,在规划设计、组织引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基层组织规划设计乡村振兴路径的能力不够。

一是设定乡村振兴目标时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应该将基层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任务相融合,结合乡村振兴目标推进民生工程、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帮扶特色产业等。然而,不少基层组织对本地实际情况缺少调研,对藏区基层现状缺乏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能将中央和省州关于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进行有效对接,从而无法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部分基层组织在制定本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时存在“本本主义”的错误,往往生硬照搬省州相关文件。部分党员干部对中央和省州的乡村振兴战略十分熟悉,但对本地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缺乏思考。

二是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时缺乏立足实际的精准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规划,对于实现农牧群众脱贫致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规划的决策核心,要对基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围绕中央和省州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规划,找准乡村振兴的着力方向,全程指导和组织农牧群众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然而,部分基层组织忽略了本地的财政收入、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有的甚至外请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专业团队代为制定。

三是在选择乡村振兴路径时缺乏扎实深入的实地调研。全州乡村振兴面临自然环境恶劣、村庄“空心”严重、宗教文化浓厚、社会治理问题复杂等诸多困难,乡村振兴工作越往纵深推进,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就越多,可能遭遇的挫折就越大,需要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乡村振兴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各地要深入开展实地调研,把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规律,合理选择个性化的乡村振兴路径。然而,部分基层组织面对不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要么出现信心不足、牢骚满腹,要么急功近利、不讲规则。有的基层组织往往病急乱投医,看见别人搞乡村旅游脱了贫赶紧不顾本地实际上马乡村旅游项目,看见别人搞特色产业致了富赶紧不顾客观条件上马种养殖业项目。

2.基层组织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不够。

一是基层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不足。“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基层组织既是组织领导者,也是具体实施者,既牵一条线,也管多个面。乡村振兴的效果好不好,关键看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全州的党员干部是农牧群众身边的“活标杆”,要在思想、行动上都先行一步,做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然而,由于部分基层组织建设不足,难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部分基层组织尤其是村级党支部班子存在软弱涣散现象,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普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观念陈旧,在执行政策、组织活动、服务群众等方面跟不上形势需要,“老马拉大车”有心无力。

二是基层组织统筹乡村振兴的能力不足。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时间节点逐渐临近,社会各界对藏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注越来越多。从中央、省到地市的各级职能部门、各类社会组织等落到阿坝州基层的物资、项目和资金不断增加。然而,当前帮扶力量整体呈点多、力弱、碎片状态。全州基层组织对乡村振兴资源资金的统筹整合能力不足,工作推进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整体联动不够、项目资金重复等问题,导致乡村振兴中存在“条块化、碎片化”的资金管理难题和“下毛毛雨、撒胡椒面”的分配难题。

三是基层组织宣传乡村振兴的能力不足。全州基层组织进村入户宣传面不广、程度不深,对中央和省州的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脱贫致富典型等宣传不够。基层普遍存在贫困群众主体作用不够的问题,部分贫困群众缺乏自主脱贫意识,认为扶贫就是国家给钱给物,甚至只拿钱不做事。基层还存在农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大家习惯过年复一年“看家种地抱孙子”的日子,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和价值缺乏认识,导致出现“上急下不急、外热内冷”等现象。

3.基层队伍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的战斗力不够。

一是“进不去”导致基层队伍严重贫血。全州基层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选聘都是由县级人社局编制招考计划,报请州或省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进行。各地已经出台了降低县乡职位招考学历要求、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照顾、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考等优惠政策。但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等原因,造成基层队伍出现严重的贫血现象。例如,阿坝州阿坝县2017年总编制4004人,实际在编3038人,空编达25%。

二是“用不上”导致基层工作落实不力。藏区的特殊性要求基层组织及工作人员既要做推动社会稳定的强手,更要做推动跨越发展的能手,还要做推动脱贫攻坚的高手。然而,全州普遍存在基层组织建设不力、基层队伍能力不足等问题。基层队伍在学科专业、人员结构、工作能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三是“留不住”导致基层队伍人心不稳。全州从业环境恶劣,基层大多地理偏僻、交通不便、高寒缺氧,物质文化生活匮乏。工作任务繁重,群众工作繁杂、工作战线长、服务半径大,维稳脱贫重点乡镇更是需要“白加黑”“5加2”超常工作。加之文化差异较大,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存在较大差异,外籍工作人员难以融入农牧群众之中。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为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超前的生活方式和优越的发展区位受到人们追捧。因此,全州基层工作人员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辞职、离职、外调到其他地区和单位的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基层队伍人心不稳。例如,阿坝州阿坝县近5年流失干部人才400余人,平均每年流失80余人。

三、四川藏区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围绕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将中央和省州顶层设计与四川藏区基层实际进行有效对接,梳理阿坝州和其他藏区乡村振兴存在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找准乡村振兴战略在四川藏区落地生根的着力点,做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篇文章,是四川藏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一)四川藏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路径

今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就藏区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战略谋划和部署,为藏区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三州’作为深度贫困地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则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产业、全域旅游,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多下功夫,不要不加区别地都去搞大工业,不要简单追求地区生产总值,这也是为全省作贡献、为全国大局作贡献”。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要重点发展全域旅游、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民族工艺、生态经济等,充分发挥生态屏障功能。

1.立足四川藏区的生态地位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重视藏区在国家生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藏区自然环境以高山峡谷和草原湿地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森林和草原分布区,区域内河流纵横、湖泊繁多,拥有大面积的冰川、沼泽和湿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属于国家重点生态主体功能区,在维系全国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例如,阿坝州若尔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被誉为“青藏高原之肾”和“中华水塔”,被联合国列为国际重要湿地,黄河流经此地后径流量增加29%—45%,在全世界湿地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是立足藏区的生态功能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基于独特的生态地位,藏区应该先谈生态保护再讲产业发展,在产业提档升级过程中要以生态保护为红线、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凭借优质生态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产业发展重点。要根据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等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推动特色优势资源优质高效转化。

三是推动四川藏区一二三产业协调联动发展。要科学处理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一二三产业之间及其产业内部结构的协调联动发展。要因地制宜发挥山地立体气候和物种资源优势,农牧结合、林牧结合、农林牧结合,既要抓好青稞、马铃薯等特需口粮生产以保障口粮安全,也要念好山水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要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林下种养业,优化区域布局,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要依托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建设“农家乐”、“藏家乐”、农家旅馆、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等,坚持走农旅结合、文旅融合的路子,带动更多农牧群众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2.立足四川藏区的优势资源构建产业体系。

一是深入挖掘四川藏区的资源禀赋。要深入分析本地的资源禀赋、区域实际和发展机遇,准确把握产业特点、市场定位和产品特色,科学制定发展思路、项目规划和实施路径,力争实现产业发展的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硬、经济效益高。要努力构建绿色防控体系,充分利用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干净的土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产绿色有机农牧产品,实现生态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阿坝州若尔盖县近年来立足农牧特色资源,高举生态特色旗、打好绿色有机牌,积极探索生态畜牧业、绿色种植业、特色经果业、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五业并进,共生融合”发展模式,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是努力构建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要高度重视科技兴农、科技兴牧,推动农牧业向科技创新型和内涵提升型转变。要按照农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合理配置遗传育种、栽培养殖、病虫防治等各个环节的科技资源和研发力量,为农牧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要强化科技培训、开展科技示范,积极推进“互联网+”与农牧业融合,大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要不断加大地方品种保护力度和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强化牦牛、藏羊、藏猪等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优化畜种结构、品种结构、畜群结构,从根本上扭转牧区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

三是不断加强农牧产品的品牌建设。要充分挖掘资源、生态和区位等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农牧业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畜产品。要推进藏区农牧业的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促使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要提升农牧产品在包装处理、冷链储运、物流配送等环节的质量和水平,根据产业化要求推进农牧产品提档升级。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地理标志保护,以促进农牧产品商品化、品牌化、市场化为目标,推进“三品一标”等农牧产品的认证和名优产品的申报工作,不断做大做响“川藏高原”“净土阿坝”“壤巴拉”等区域公共品牌。

3.立足四川藏区的区域实际培育产业主体。

一是培育藏区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新型主体。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牧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发挥他们在产业体系中的支撑作用,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要支持涉农企业开发新技术,提升农牧产品加工能力。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种养业,培育家庭农场、发展种养大户,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户”等经营模式。近年来,各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社+基地+农户”等的经营模式在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渐显。例如,阿坝州黑水县现有涉农企业13个,专业合作社307个,种养业大户218户。

二是提升藏区农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要在发挥市场主体调节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政策奖补、金融支持、农业保险的杠杆和导引作用,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要素向产业链条聚集,提升农牧群众和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省委书记彭清华在读书班讲话中指出,“要探索开展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认证,加大宣传推介和产销对接力度,采取电商营销、帮扶单位促销等,推动农产品进入大城市的超市、学校、企业等,使消费者在满足自身消费需求的同时又为扶贫做了贡献”。各地要认真贯彻相关精神,不断提高藏区农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互联网经济,让更多农牧群众吃上“旅游饭”“电商饭”,让农牧群众既当工人、还当商人。要发展壮大民族电商,做大做强电商产业,让更多农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分享电商红利。要实施“互联网+农业”计划,推动农牧产品线上线下“双发力”,让优质农牧产品销得远、卖得好。

三是发挥产业主体对脱贫攻坚的引领作用。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要支持龙头企业实施科技产业扶贫项目,建立农业科技园区。要加大农牧产业扶贫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估和效益评估力度,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健全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服务、科技服务和经营服务。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贫困村、进入农牧业,发挥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带动作用。

(二)四川藏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路径

为解决深度贫困地区长期以来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四川出台了《关于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的意见》,旨在全面壮大深度贫困县人才队伍,通过人才振兴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四川藏区要结合乡村振兴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不断健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创新乡村振兴人才机制、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素质。

1.健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四川藏区要将着眼当前与立足长远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外部引进与本土培育相结合,以增强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提升专业化水平为重点,大力实施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招引、人才援助、人才稳定五大工程,着力推进人才专业化、本土化,努力建设建设乡村振兴“五支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藏区农村工作队伍。可以借鉴精准扶贫第一书记选派模式,通过挂职、派驻等向四川藏区乡村持续选派驻村“乡村振兴专职书记”。乡村振兴专职书记应该具有农村生活、工作经历,或者具有农业农村相关专业学习经历。

二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构建培训培养、资格认定、管理服务等相互衔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信息化、农业专业技术、农村生产管理等培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创业和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

三是农业科技人员队伍。要挖掘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力量,鼓励在职人员通过停薪留职等方式带着技术下乡创业。要加大对现有乡村技术骨干的培养力度,既可到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进修,也可给下乡技术专家当学徒。

四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要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疏通人才市场化流动渠道,加大向市场购买人才服务的力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断提高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五是新乡贤队伍。要实施“乡贤建业工程”,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乡贤文化。要鼓励退休领导干部、知识分子群体、工商界成功人士参与藏区乡村振兴,并联合财政、卫生、民政、关工委等部门解决他们养老、医疗等问题。

2.创新乡村振兴人才机制。

藏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育、选、留、用’机制创新工程”,创新乡村人才使用机制,营造人才流向藏区乡村、留在藏区乡村的良好氛围。

一是多种形式“引进来”。要建立藏区与高校联系机制,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为藏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要实施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制定高校引才特殊支持政策,由组织、人才办、人社等部门组成引才团队,通过“招考+直签”等形式走进高校招揽人才。要设置乡村人才选拔基金、培育基金和扶持基金,通过市场作用激励人才进入藏区。要把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结合起来,吸引省内外知名集团、大型企业进入藏区投资、合作,让藏区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是多种办法“沉下来”。要建立健全藏区基层农技服务保障机制,常态化开展科技人员下乡活动,组织农牧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到田,为农牧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要实施“土专家、田秀才提升工程”,制定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在干部考核晋升中增加农村工作内容,将干部成长和乡村振兴紧密挂钩,县、乡(镇)一把手应该具备农业工作分管经历。

三是多种手段“请进来”。要构建“藏区乡村振兴专家库”,邀请各类农业技术、经营管理人才不定期下乡开展现场教学,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要出台返乡创业支持政策,采取多元手段“引龙吸凤”,邀请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在一线成长,并落实好相关激励优惠政策。要引导社会事业人才服务藏区基层,鼓励规划、文创、旅游等高端人才及专业化社会工作者参与藏区乡村振兴,积极组织农业、科技、卫生、文化等领域的人才和青年志愿者到藏区基层开展志愿服务。

3.重视乡村振兴人才发展。

一是搞好乡村振兴人才选拔工作。清代学者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对社会进步和国家治理意义重大。“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是当代伯乐,担负着发现人才、举荐人才的重要职责:要当好“伯乐”,慧眼识别干部。坚持从工作落实、乡语口碑中识别敢于担当、能挑重任、埋头苦干的干部,全面听取各领域部门对干部的综合性评价;要当好“高参”,公正推荐干部。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品行优先、实绩优先、公认优先、一线优先,树立正确的用人标尺;要当好“裁判”,科学考评干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奖优惩劣,彰显“凭德才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良好导向。要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完善公开选拔、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完善基层人才评聘标准,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创业扶持、待遇保障等政策。

二是拓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渠道。要从集中培训、赴外提升、项目带动着手,促进藏区乡村人才成长紧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节奏。要发挥县乡农广校、远程教育站点等作用,办好“田间课堂”“农家课堂”,做到县乡阵地轮训一批;采取轮岗交流、下派任职等措施,引导各类人才到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去锻炼,做到基层岗位锻炼一批;深化藏区与高校战略合作,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沉下去训”等方式,做到院校高地提升一批;打造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通过现场观学、人才讲学、项目践学等方式,做到示范基地培育一批。

三是改善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环境。要健全人才待遇保障政策,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乡村振兴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业务办理等服务。要创新人才激励奖励举措,对长期在基层工作且业绩突出的农业科技人员、农技推广人员、乡村学校教师等给予表彰奖励并将其纳入职称评审标准。要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县级干部联系制度和工作资金统筹机制,及时解决各类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要打破行政区划、身份、所有制、地域等壁垒,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调节、自主选择的柔性人才流动格局。要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业绩,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四川藏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路径

基层文化工作不仅关系到藏区的乡村振兴,而且关系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乃至国家的文化安全。当前藏区基层文化工作运行实践之“软”与乡村振兴任务之“坚”不相匹配,亟需在加强顶层统筹、培育内生动力、提升工作效能等方面综合施策。

1.切实加强“建、管、用”一体化的顶层统筹。

一是充分认识化扶贫对藏区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藏区各级党委政府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中,文化扶贫多属“附带性”提及。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对文化扶贫战略意义的认识,将其纳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框架进行系统设计。藏区各地更了解区域的特殊性和文化扶贫的薄弱环节,更能统筹好区域内的文化教育、文化科技、文化产业、文化旅游和医疗卫生等工作,更能有效推进文化服务、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强民等项目落地。因此,要赋予藏区在文化扶贫上更多的决策自主权。

二是切实加强“建、管、用”一体化的顶层统筹。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顶层统筹下,推动“建、管、用”一体化。近年来,各级、各条块对藏区文化领域的帮扶和投入不断增加,但仍以条状垂直指导和帮扶为主,资金和资源呈“撒胡椒面”状况,与区域现实需求有很大落差。因此,要在一定层级建立更具统筹力的文化工作整合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目前决策机制倒挂、投入渠道碎片化、“建、管、用”严重分离等问题。

三是因地制宜做强四川藏区文化工作的基层抓手。基层文化工作,尤其是“建、管、用”的一体化,“人”的布局至关重要——一定要有立足基层、面向基层的建设和管理队伍,乡镇和村一定要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平台以保证其功能发挥。例如,甘孜州泸定县的农家书屋使用率非常高、效果非常好,主要是因为该县的农家书屋一直有专人管理。因此,要从省级统筹入手,尽快解决好“有人”这个基础问题,避免文化工作在藏区基层出现断层,在乡镇和村一级失去抓手。

2.大力培育农牧群众参与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培育藏区农牧群众参与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基层文化工作要改变目前以政府“独角戏”为主的运行方式,切实立足藏区农牧群众的文化需求,做实“村民”这一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的“主体”,从根本上调动农牧群众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要通过“民间社团”和“市场引导”的双重作用,让藏区的公共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让“送文化下乡”通过“服务购买”转化为“种文化在乡”。

二是坚持“党政主导、社会主办、村民主体”原则。基层文化工作要以“党政主导,社会主办,村民主体”为原则,转变观念、还权赋能,鼓励基层文化能手、文化骨干、文化名人、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文化中心户、业余文化组织等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工作中来,既要弥补基层文化队伍人员和能力的不足以防止“政府失灵”,又要激发文化志愿者、文化管家、文化类社会组织、文化自组织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推动文化内生动力的培育和成长。

3.全面提升四川藏区基层文化工作的精准程度。

一是提升藏区基层文化工作的精准性。基层文化工作要兼顾人口密度低、服务半径大、方言种类多、文化差异大等区域特殊性,继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和服务的投入,逐步缩小区域内、区域间的差距。基层文化工作亟需在“公共”层面进一步结合区域实际,更加注重文化供给的分众化和针对性,要在“供给侧改革”思想的指引下,促进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例如,投放到农家书屋的书籍,要充分考虑藏区主体民族文化工作者的文化产品,在体现文化工作的民族性的同时实现精准性。藏区基层文化工作还需加强跨省的区域性统筹安排,与邻近相关省(区)建立更紧密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体制机制,不断优化资源、缩小差距。

二是发挥新生代推动文化工作的积极性。要推动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的与时俱进,重视通过改变新生代来扶老一代的“文化贫困”。基层文化工作要更精准、更亲和地融入农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促使立体化的内容建设与时代化的渠道建设形成合力,推动藏区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基层文化工作要担负起增强各族人民国家认同、推进民族文化和区域社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工作提供更好的示范和经验。

(四)四川藏区乡村生态振兴的实施路径

在脱贫攻坚战进入由“打赢”向“打好”转变的新阶段,四川藏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守住生态红线、增强“造血”能力,探索适合藏区自身实际的乡村生态振兴路径。

1.增加藏区生态振兴的政府投入。

一是构建四川藏区生态振兴责任体系。要充分认识生态振兴对于藏区脱贫攻坚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意义,建议由省级相关部门牵头,强化藏区州、县、乡、村各级生态振兴抓手,细化生态振兴实施方案,将生态振兴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生态振兴的责任主体、工作目标、时间进度等,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

二是增加四川藏区生态振兴投入力度。要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整合各渠道资金,切实把生态振兴列为优先保障重点。要加大藏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的投入力度,项目和资金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要加大藏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扩大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态补偿受益程度。

三是缩小藏区生态补偿政策地区差异。针对省内外藏区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不均衡的突出矛盾,建议省级相关部门统筹成立研究团队,深入省内外藏区开展专项调研,立足四川藏区实际情况,调整生态补偿政策和生态补偿标准,缩小同类地区生态补偿政策的差异,以保护和激发藏区各级政府和农牧群众参与生态治理和生态振兴的积极性。

2.加大藏区生态扶贫的保障力度。

一是完善藏区生态扶贫顶层设计。2018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共同制定《生态扶贫工作方案》,为各地生态扶贫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阿坝州也出台了《阿坝州关于开展生态扶贫的实施意见》和《阿坝州生态扶贫实施方案(2018-2020年)》。建议结合藏区实际研究制定《四川藏区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完善四川藏区生态扶贫顶层设计。《四川藏区生态扶贫方案》要将生态保护摆在优先地位,把住绿色门槛、守住生态红线,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并进。

二是拓展藏区生态扶贫增收途径。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生态扶贫,让贫困群众在金山银山脚下脱贫增收:吸纳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政府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让贫困群众获得劳务报酬收入;增加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管护员工作岗位,让贫困群众获得工资报酬收入;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牧业等生态产业,让贫困群众获得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

三是加强藏区生态扶贫智力支撑。要加强生态扶贫智力引援,组织专家深入藏区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加大对生态产业经营、生态问题治理、生态扶贫实施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要加大生态扶贫培训力度,针对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和藏区贫困群众开展生态扶贫培训,提高基层生态扶贫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发挥乡土专家和民间精英的引领作用,培育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3.创新藏区生态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是制定藏区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要立足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区域特色资源情况,研究制约区域生态产业发展和农牧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区域特色的生态产业规划,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产业园示范区。要针对生态脆弱区和深度贫困区的实际状况,构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健全区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联动机制,探索适合本区域的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模式。

二是拓展农牧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虫草等稀缺资源不是藏区唯一的“软黄金”,生态产品和旅游资源才是藏区的“绿宝石”。藏区要因地制宜发展青稞、牦牛、药材等特色产业,推动“品质革命”和品牌创建,拓展销售渠道和内地市场,如甘孜州九龙县一直正在塑造“五朵金花”(花椒、核桃、茶叶、魔芋、牦牛)品牌。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优质品牌和黄金路线,提高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留下游客的心、留住游客的钱”。

三是加强藏区生态产业市场培育。要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在生态振兴中发挥好最具竞争力的生态优势,做好“生态+产业”文章,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康养产业等,把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要加强生态产业的市场开发和品牌打造,帮助藏区生态产品顺利走向城镇市场,让农牧群众依靠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实现精准脱贫和持续致富。要了解市场需求、盘活生态资源,让外地游客通过“打酥油茶、磨豆花”体验藏区农家生活,通过“爬雪山、过草地”重温红军长征精神,通过“看梨花、赏红叶”享受藏区自然风光,通过“牦牛肉干、高原酸奶”了解藏区生态农牧业。

(五)四川藏区乡村组织振兴的实施路径

藏区农牧群众大多存在思想观念差、致富能力弱、脱贫难度大等问题,这也是藏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藏区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指挥员”,也是带领农牧脱贫奔康的“尖刀班”,必须从思想意识、队伍建设、能力提升等方面苦下功夫,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攻城拔寨和乡村振兴组织引领的重任。

1.通过队伍建设提升藏区基层组织的战斗能力。

一是紧抓政治建设立根铸魂。要广泛采取县级领导讲党课、邀请专家辅导、支部“微党课”等形式,通过州对县、县对乡、乡对村、村对组分层运行、逐级推进,全覆盖开展宣讲学习。要加强藏区基层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全面开展“遵党章、学党章、讲党章”“新时代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等学习或活动。

二是紧抓制度建设固本培元。要完善“基层组织建设项目制”“书记抓基层党建纪实制”“党建工作动态跟踪督查制”等制度,建立党建工作“分片督导”和“分片会诊”等机制。要继续加强党员干部履职评诺积分制管理,设置基础分、承诺分、先锋分、负面分等分值,促使干部党员主动履职。要继续深化“强乡兴村”活动,加强对乡村的“软”“弱”“穷”“乱”“散”等现象进行整顿,加快构建“一核三治”现代乡村治理新格局。

三是紧抓班子队伍激发活力。要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专职化、专业化、梯次化“三化”建设,实施“千名好书记培养引领计划”,推进“千村后备干部培育工程”,运用“蹲苗”方式遴选使用村级后备人才,全程培养、跟踪监管、动态调整。要严格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采取“固定报酬+绩效”模式,按月足额兑现村干部报酬。要完善“入党积极分子两述一考制度”“预备党员理想信念专项考察制度”“党员转正忠诚践诺制度”等制度,严格落实党员积分评星定级管理并纳入年底考核。

2.通过移风易俗提升藏区农牧群众的自治能力。

一是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拓展移风易俗的载体。要按坚持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实用实效的原则,引导藏区农牧群众栽花种草、改水改厕、人畜分离等,让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要对农牧群众居住环境进行督导检查,对不合格的进行批评整改,促进农牧群众养成人人讲卫生的好习惯。要充分利用农牧民学校、农牧区党员活动阵地等教育资源,转变“等靠要”思想,增强勤劳致富意识。

二是通过加强文化熏陶注入移风易俗的底蕴。要充分发挥藏区学校、农家书屋和农民夜校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广大农牧群众在参与中愉悦身心、转变观念。要大力培育新乡贤,积极发挥政治强、威望高、有能力的老党员、老模范的示范作用,带领农牧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利用春节、藏历新年等节庆日,广泛开展具有民族特点和区域特色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通过构建自治网络找准移风易俗的抓手。受特定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影响,加之藏区基层自治普遍乏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无法完全避免宗族、宗教等因素干扰。例如,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戒杀生”严重影响了农牧民饲养牲畜的货币变现,让农牧群众成为“贫穷的百万富翁”。基层组织要针对这些陈规陋习,大力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教育,着力构建村级自治网络,不断提升基层自治能力。要推进村规民约全覆盖,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完善“一定两议三监督”村务公开和村民议事制度。

3.通过先行示范提升藏区基层组织的引领能力。

一是发挥头雁优势,为乡村振兴当好先锋模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资金和项目对藏区乡村振兴固然重要,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优秀支部、培育致富头雁才是根本之策。只有基层组织这个主心骨在藏区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引领农牧群众更好发挥主体作用。基层组织要大力开展深度调研,精准把握农牧群众的需求和心声。要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当好先锋模范、树立先进典型、培育“领头雁”,带领农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是发挥组织优势,为乡村振兴培育内生动力。改革开放后,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让农牧区的生产经营转为以家庭为单位,削弱了基层组织与农牧群众的关系和纽带,造成农牧群众与政府之间、农牧群众相互之间联系松散,相当部分的家庭和个体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影响,基层组织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导致农牧群众无法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藏区要利用基层组织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农牧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培育农牧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积极参与藏区经济、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推动藏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全面进步,推动藏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更上台阶。

三是优化考核机制,为乡村振兴配强领导干部。基层组织要做乡村振兴的“先锋”,必须在思想上先行一步、发展上先干一步,做农牧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尤其是在脱贫攻坚决战时期,要选优配强县、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优化基层干部提拔使用标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标尺,推动干部政策向乡村振兴一线倾斜、干部力量向贫困地区聚焦,把能力强、作风正、工作实的干部充实到乡村振兴一线。要统筹乡村振兴领导力量配备和换届人事安排,坚持在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乡村振兴实绩作为干部选任的重要依据。要以乡村振兴实绩论英雄,大胆选派那些政治过硬、能力突出、堪当重任的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去建功立业,优先提拔那些在乡村振兴中经验丰富、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